昔日靠雨果著作救回 聖母院大火燒到巴黎人心痛

法新社
981 人追蹤
追蹤
法新社 中文新聞
2019年4月16日 下午 01:05
(法新社巴黎15日電) 法國著名中世紀教堂聖母院,因大文豪雨果(Victor Hugo)作品及哥德式特色而聞名全球,惡火今天吞噬聖母院屋頂與尖塔,讓法國民眾心如刀割。
法國總統馬克宏(Emmanuel Macron)視察火場後情緒激動地說:「這是我們的歷史、我們的文學、我們的想像,一個伴隨我們經歷所有重大時刻的地方。我們一定會攜手重建聖母院。」 法國記者貝恩(Stephane Bern)說:「惡火宛若奪去法國這個國家的靈魂,巴黎人今天心都碎了。」 巴黎街頭的旁觀民眾看著火災現場,一想到這座有850年歷史的聖母院未來或許只能在歷史課本裡看到,有些人忍不住落淚。與聖母院有關的最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無疑是鐘樓怪人,另據The Wrap網站整理,計有14 部電影是以聖母院為重要場景。 雨果1831年創作的「鐘樓怪人」(Notre-Dame de Paris),透過身形佝僂的加西莫多(Quasimodo)、吉普賽美女愛絲梅拉達(Esmeralda)等書中主人翁,宛若為聖母院注入生命。 教堂當時因嚴重失修面臨遭教會拆遷命運,但雨果的小說成了號召國家採取修繕行動的力量,讓當局開始努力保護聖母院結構。 到了現代,這座哥德式教堂因出現在改編自「鐘樓怪人」的1956年電影「巴黎聖母院」(Hunchback of Notre-Dame),而成西方文化的磁石。電影找來傳奇演員安東尼昆(Anthony Quinn)及義大利女星珍娜露露布麗姬妲(Gina Lollobrigida)飾演男女主角。 稍晚的世代也有很多人是透過迪士尼(Disney)1996年的動畫電影「鐘樓怪人」,發現聖母院的魅力。 另外,加拿大填詞人呂克.普拉蒙東(Luc Plamondon)創作的法文同名音樂喜劇,也在1998年蔚為風潮,並曾在2005年來台展演。 
|